专家学者纵论设计、品牌、竞争,并提出一系列引领设计产业发展的前瞻性观点
日前,由中博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广东工业设计协会、广东工业设计城承办的“设计力、品牌力、竞争力”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上,知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激烈交锋,就设计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真知灼见。记者通过听取论坛发言及会后采访,整理了部分观点,与读者分享。
真正的设计 要改变生活
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主要奠基人之一)
在一次国际高端论坛上,松下电器某高管引用各种数据,探讨21世纪洗衣机的种种特性。轮到我发言时,我说:“未来的洗衣机,就是没有洗衣机!”举座哗然。
为什么这么讲?100年前,我们没有洗衣机;100年后,可能还是没有洗衣机。保持衣物干净的需求一直都有,但未必要走水洗、晾干的流程。真正的设计,必须要深入到人类需求的本质,以创造更健康更合理的生活方式、以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为目标。
比如手机,诺基亚把它当作普通的通讯工具来设计,所以失败了。但实际上,它是生存方式的一种镜像。现在,中国人推崇苹果手机,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敢于挑战它,这非常悲哀。
我认为,这世界上有三种智慧:科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设计则整合了理科、工科、文科和艺术的所有方面,是跳出来的第三种智慧。也就是说,绝不能以为搞个花里胡哨的外观,就是所谓的设计,需要从产品的外观层面、功能层面、原理层面来考虑问题,直达生活需求的本质。冰箱和洗衣机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保鲜食品、清洁衣物;而真正的设计,要有勇气用新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要有淘汰冰箱、淘汰洗衣机的气魄。
没有“土壤”
再好的设计师也没用
曾经有一家很大的汽车制造厂,到上世纪80年代,产量非常大,培养了几十万的产业工人,公司领导也因此沾沾自喜,经常拿出来提。但是,该公司生产的货车型号几十年没变,也就是说,连一辆自己的车也没有造出来。难道说中国人只能为别人打工,就不能成为白领?这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该公司没有优秀的设计师吗?不是。设计师只是种子,如果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没有容纳创新的土壤,再好的创意也开不了花、结不了果。这个土壤,就是围绕产业链打造的产业生态。
现在我国的工业是什么状态?有些工厂今天从国外买回来一条生产线,明天就开工生产,后天就卖钱。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短期效益上,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吗?能沉淀出产业文化吗?
产业生态的营造,也就是说土壤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我建议,应该由政府、设计公司、高校、社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联合发力,打造“偕同创新平台”,共同翻耕这块土壤。
说到创意产业园区,就是 “偕同创新平台”的一类。它把设计相关资源集聚起来,促进设计成果的快速转化。但必须认清一点,集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现在创意园区在全国开始泛滥,有些园区甚至沦为圈钱圈地的工具。但园区不是用来打麻将的,是用来干事的,是用来完善产业生态的。这一点顺德就做得很好。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大企业看的是三到五年,小企业看不到1年,政府可以看到10年、20年,因此这个“偕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对产业发展、企业经营是有引导作用的。有人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是否把手伸得过长,对经济干预是否过深?但在产业政策引导方面,全世界皆然,没有几个政府是不引导、不干预的。
从“厨房联盟”
开启顺德家电未来
顺德的家电,除空调外,基本都集中在厨房内。厨房是什么?是微波炉、抽油烟机、锅碗瓢盆的简单堆砌吗?不是。你必须研究中国的厨房到底是什么?多大才合适?需要具备什么功能?这种研究,要具体到中国人在厨房里的生活方式,仅靠一家公司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要整合起各方社会资源,组成一个联盟。
这种研究成果,可以成为地产公司设计厨房、装修厨房的依据,也是顺德家电企业萌生创意、开启未来的基础。建立这个“联盟”,非常必要。
优不优秀
死了之后再评说
我参加过一个论坛,听众向国外一位设计界泰斗提问:“中国设计产业该怎么走?”这个泰斗一句话就把他顶了回去:“这是你们的事,干嘛要来问我?”中国的文化与国外根本不一样,设计产业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你们弄得好,就是一流的,东施效颦、盲目模仿,根本没前途。
做设计,必须要有开拓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精神。现在有些人讲继承传统,想恢复推广四合院。当时住四合院的是什么人?一个老爷、三个姨太太,协调家庭关系用的,是那个时代生活方式的产物。现代人需要现代的居住空间,你不可能回到封建社会去,不可能穿长袍、留辫子。传统是创造出来的,不能继承,只能创新。生活方式变了,设计的观念也必须得变。
有些设计师急功近利,急于得大奖、接受媒体采访、树立个人品牌。但是,你是不是优秀设计师,不是由你说了算,那要等到你死了以后,由别人来评判的。
设计投资1亿 撬动19亿价值
金德根(韩国著名设计专家)
从韩国产业的升级和不断变化上看,设计已成为重要的投资,也是许多大公司制胜的法宝。三星公司拥有1500多名设计师,LG的设计师也超过1000人,设计师队伍,已发展为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用1个亿投资设计,就可以撬动19亿的价值。
所谓设计,就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而设计师,在分析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思考。他们既要有预见未来的远见,又要对人文、社会、人类行为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了解更是必不可少。目前的工业设计,朝着轻、薄、短、小等方向发展。
现在的社会,呼唤天才般的设计师,他们不仅可以提高企业附加价值,还是改变社会和开启未来的重要力量。
若欲做品牌 功夫在其外
王克(中国企业发展规划院院长、品牌专家)
什么是品牌,这有点像“人生的意义”、“幸福是什么”之类的哲学话题,不能被准确定义,却又被热烈地讨论着。当企业问及品牌是什么时,实际上想表达:“该如何做品牌?”
在去年,全国投入在品牌建设上的费用高达2000多亿元,收效上却一家欢喜千家忧,真正成功的不足0.2%。比如以前风靡国内的三株口服液,却因为一则200字的报道:“三株口服液喝死一个老汉”,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这些企业为何不堪一击?事实上,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功夫要下在品牌之外。
当我做企业战略咨询时,总能和公司老总面对面交谈。但一旦开展品牌建设,许多公司往往只安排一个部长和我见面,这说明企业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本身,才是品牌的载体。要做好品牌,必须先问:你为哪些客户创造哪些价值?公司的战略是什么?公司有无成熟的商业模式?有无降低行业重要成本的手段?有无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伟大的成功,始于伟大的战略。打造品牌,必须从战略开始,注重品牌之外的东西。
靠工业设计 挽救公司
余少言(顺德工业设计协会会长、万家乐总经理)
万家乐在上世纪90年代曾陷入破产边缘,但现在,我们通过工业设计来提高产品价值,公司的发展已越来越好。
目前,工业设计在公司内部已深入人心,成为万家乐发展的原动力。设计公司全面参与到公司年度的产品规划,并协助产品的推介和传播,深受业务部门欢迎。我们与设计公司的合作包括项目合作和战略合作两个层面。今年我们与某著名设计公司开发出一款热水器产品,还未上市,就接到了3000万元的订单,体现了设计所具有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