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设计城,创新热潮与产业活力交织涌动。8月3日,“设计链动·智造赋能”——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训项目赋能增效专题工业设计应用专题研修班与广东工业设计城交流会”活动举行。
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下,50余家工业、制造业领域重点企业高管与设计机构负责人齐聚广东工业设计城。活动构建起设计创新与制造需求深度融合的赋能平台,为广东中小企业注入“智造强筋”实战动能。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生产服务业与交流合作处三级调研员代红兵、北滘镇党委委员胡冰等出席了活动。
PART.01 当“设计力”对话“制造力”
活动当日,来自泛家具、金属制品、汽车改装、AI及软件开发、橡胶制品、装备类等领域的制造业实干家与工业设计创新者共同参与此次交流。
在创新科技馆内,一件件展品生动诠释着“设计驱动技术落地”的创新理念。研修班学员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见证了创新思维从构想到落地的完整历程,在视野的开拓中,触摸到产业发展的厚重积淀。
在永爱适老化产品展区,智能化看护系统和适老改造产品成为学员关注的焦点。精心设计的适老家具、卫浴洁具和智能产品琳琅满目,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对老年人生活习惯和身体特征的细致考量。
“这些产品真正诠释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一位学员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参观学习,我记录了不少创新案例,这些案例还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是我们正在思考的。”
PART.02 精准对接需求,共筑长效合作机制
本次活动设置了CAE仿真技术专题研讨与园区设计企业创新案例分享两大环节,通过技术赋能与实战经验的双维度交流,为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深度融合搭建了交流平台。
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冯家宁表示,工业设计是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希望通过今天的深度交流,促进设计与制造的联动合作,并构建长效对接机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解决“卡脖子”难题
在CAE仿真技术分享环节,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北京中心黄少伟以“物理模型驱动的智能设计”为主题,生动讲解了CAE技术如何为制造业赋能。
“通过仿真技术,企业不仅能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更能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黄少伟分享道。他强调,仿真技术已经贯穿从概念设计到量产的全过程,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提升市场竞争力。
方块设计创新生态构建
佛山市方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维滔以“用户体验+宠物家电设计案例”为题分享,展示了设计创新的实践成果。
其打造的OFIITO电动自行车系列,由资深骑行爱好者团队研发,将专业性能与设计美学完美融合;自主品牌“小红栗”针对养宠人群设计的免接触清理袋、防烫饮水机等产品,凭借创新的设计理念获得央视等主流媒体关注。
“我们将设计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上。”陈维滔表示,通过本土化设计策略和文化适配,公司正在构建从用户研究到产品落地的完整创新生态。
B端企业可信品牌体验构建
“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帮企业找到自己的’人设’。”顺德潜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品牌总监邱小松笑着说。其以“B端企业可信品牌体验构建”为主题,分享了企业深耕工业设计23年的实践经验。
潜龙设计始终坚持以“品类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从传统场景到细分场景再到创新场景的持续迭代,成功打造多个市场爆款产品。
通过ROSON智能医疗等全案设计,帮助企业实现从产品力到品牌力的转化,创新性地将工厂“生产现场”重塑为“营销现场”,为B端企业构建有温度的品牌表达。
单品创新的团队
“以最小设计研发单元,赋能产品开发全流程。”佛山市奇门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关亦骏始终以全球视野洞察市场趋势。关亦骏介绍,团队通过不断跟踪宠物银发经济、东南亚灾害防护等新兴需求,成功打造了多个创新产品,包括业内首款生物形态机器人和军用移动式消杀方案等突破性设计。
同时,企业创新性地运用AI技术辅助设计流程。在“标准产品”与“创新突破”中持续寻找平衡点,在保持产品核心功能的同时,实现风格化与差异化的突破,持续提出跨领域的可能性。
设计搭桥 智造共赢
活动中,企业自由对接的热度印证了市场需求,工业设计领域供需双方面对面高效交流。
“中山很多传统厂房正面临改造升级,今天看到的案例很有参考价值。”一位包装印刷企业负责人表示。另一位制造企业代表坦言:“品牌设计是我们的短板,这次与专业设计机构面对面交流,收获超出预期。”
为促进产业长效对接,活动还建立专项对接微信群,为设计机构与制造企业搭建沟通平台。未来,设计城将持续深化与制造企业的精准对接,通过举办更多专题交流活动,推动设计创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