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澳大利亚设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澳大利亚设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第47期“北滘设计沙龙” 

 

  主讲嘉宾:

  王小龙

  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学历,曾供职于微软,也曾担任产品设计师,现为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工业设计系讲师,多年来积极推动中国和澳洲设计产业的对接与融合。
 

 

  过去10年,国内设计师拥有比以前更多的实践机会,中国设计师甚至已经得到一些发达国家设计师所不曾拥有的设计条件,尽管中国学生依然有着各种出国的想法,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定要利用好中国的发展机会,“中国”永远是每个中国设计师最大的资产。大家不要把到外国留学当是必修的一课,实际上我有一个很好的经验,有了“中国”这样的一个符号,会让你更容易进入国外的设计行业。

  在中国本土环境下,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资源和机会?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设计资源流入中国,我们怎样与国外设计师交流?究竟外国设计公司流入中国,是好还是坏?这个时候,不应该麻木地去做,我们应该要辨别哪些国外资源是需要争取的。虽然我在外国工作,但是我发现中国人还是很麻木地倾向外国的企业,其实是错误的。我们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优势。

  今年九月份澳洲设计协会(DIA)举办了一个论坛,这个论坛是从澳大利亚的角度探讨如何全面鼓励澳洲设计师融入和参与中国的产业。实际上西方的国家非常羡慕中国的产业体制,不管是从发展的速度,还是活动的举办,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设计产业正在高速地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澳大利亚设计产业

  ——想了解他们的设计,就要去理解他们生活的特点

  澳大利亚属于一个联邦制度的国家,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

  澳洲有非常丰富的优质铁矿,基本裸露在地表,容易开采,因此澳大利亚是很富裕的国家。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很多人会惊讶澳洲人很懒,每到下午3点钟(公司)就开始没人在了。之前我和同事聊天,说我们中国的设计师很勤奋,外国的设计师一年设计十几个产品,中国的设计师一个月就完成了。一个项目,在外国的设计师要做一个月,但是中国的设计师只要做一个星期。这让我反思,我们到底有多少项目真的是经过很深的思考?中国的设计很多都只是一个量而不是一个质。

  墨尔本以多元文化著称,美国被称为是旧金山,而墨尔本被称为新金山。多元的文化给建造师、设计师或艺术家自由思考的空间,可能一个澳洲人是欧洲人的模样,但跟欧洲人的思想完全不一样。

  总的来说,澳洲人乐观勇敢,是一个很朴实的民族。想了解他们的设计,就要去理解他们生活的特点。

  袋鼠是澳大利亚国徽的象征之一,但是它们的肉可以在澳大利亚任何的超市买到,因为袋鼠太多了,有可能会成群出现,然后把车推翻,造成车毁人忙。另外,土著居民还保留原始的生活方式,会捕捉鳄鱼。

  澳大利亚还是一个体育强国,澳大利亚每年的金牌数都在前几名,但是澳洲的人口很少,估计比上海多一点。澳洲参加奥运会的人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而有可能是售货员、老师等,都是他们自发去报的,但居然可以拿到金牌,可以看出当地人很喜欢运动。墨尔本有一个别名,叫“足球之都”。他们的足球是澳洲的橄榄球,和英式的橄榄球很相似,每年澳洲的橄榄球比赛比圣诞节还要隆重。澳洲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所以澳洲每一个市中心都有中国的文化,当然也有其他地方的文化。

  澳洲有自家的汽车品牌(霍顿/ Holden),只有在澳洲的大陆才有。但是,中国国内的“别克”实际上就是澳洲这个车的品牌,只不过贴了“别克”这个汽车品牌,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这个汽车品牌,它是外国的品牌里面是比较老的,不过它有一个特性,是澳洲引以为豪的设计,所以澳洲后来重新对这个车进行了设计,利用这种方式,来保留澳洲自有的东西。Ute也是澳洲的一个自有品牌,这种车就像一辆轿车切掉了后面车尾箱,成为一个皮卡,它受到很多澳大利亚年轻人的喜爱,因为它前面像跑车,后面却是很开放的空间,它被设计成这样和澳洲的铁矿很有关系,因为很多人在矿业工作,星期一到星期五,他们都开着卡车上班,但到了周末,他们都会开轿车,这样会比较舒服,所以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这种车的形态。

  墨尔本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依然保留电轨汽车的城市。有一个设计师从来不开车,他搭电车,因为他认为开车很浪费时间,但是坐电车的话,他可以看书。墨尔本的电车会“叮当叮当”地响,这已成为墨尔本的一个标志,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人受到很多科技的影响,墨尔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但它还保留着有轨电车这一传统技术。当把一个合适的技术用到很到位的时候,它是可以用很长时间的,反过来,以前的自行车,变成了汽车,交通成为只为汽车而设计。

  澳洲人比较自豪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澳航。澳洲人想都不想就会选择澳航,是因为澳航是世界上最安全的。

  澳洲人很尊重设计师艺术的领域。澳洲的沙滩文化也很值得去了解,它可以成为现代化城市开发的一个榜样,它最终的目的也是(为市民)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像工业化设计,它的宗旨也是为了带给别人有品质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品牌和商业化而设计。

  中国国内现在兴起了很多绿色环保的大楼,但是我觉得这些只是绿色的标签,更为重要的是公共设施。墨尔本一个中央公园里的饮水机已经一百多年了,在设计和保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实际上,我们国家也可以不要太在乎有多少绿化标签的建筑,而是通过系统的公共设施和舒适的环境表达出来。

  澳洲的教育体系是英式的,有“八校联盟”。比较重要的设计学院,有墨尔本大学、蒙纳士大学、皇家理工等等。墨尔本大学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比较注重文科和历史,拥有二百多年的建筑历史,非常漂亮。它的建筑学非常有名,澳洲出过很多有名的建筑师。

  蒙纳士大学是目前澳洲建筑学最大规模的学校。蒙纳士大学的设计学院由著名设计师约翰丹顿设计,澳大利亚的大使馆和世界大使馆都是由他设计,这个设计学院是一个很好的空间,现在约翰丹顿成为蒙纳士大学的教授。这个设计学院的交通工具专业在澳洲是排名第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墨尔本是澳洲制造业的中心。众所周知,设计产业是跟随制造业转移的。就像德国,是制造业强国,所以设计会好;二战之后,美国成为新的制造强国;现在日本、韩国的制造业都很强。澳大利亚的汽车基本都在墨尔本生产,所以很多国外的设计中心都会选择墨尔本。

  澳大利亚的大学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务实和研究。在澳洲,需要申请到企业的奖学金才能申请当地的研究,强调研究一定要产生结果。

关于澳大利亚设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Lockheed Lounge是一张很有名的椅子。看到国外的设计,中国的设计师需要了解产品设计背后的信息,它是怎么做的。这张椅子的创造者一开始并不是一位设计师,而现在,这位设计师很有名,就像一个澳洲的符号,就像大牌的明星一样,一个有名的品牌一样,每个国家都要推举的一个偶像级设计师。这位设计师毕业于非常有名的一所手工艺设计学校,他原本做首饰设计,而这把椅子是他转型的一个起点,这把椅子是他按照做首饰的方法来做的,现在他没做首饰设计,成了一名工业设计师。实际上,现在国际上的大师很多都是做首饰设计的,很少纯粹是工业设计师,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个人认为,澳洲的设计产业现在进入中国设计有点晚,但是他们对融入很积极,而且他们在贸易方面和中国有很密切的关系。

 

  鳄梨的故事

  ——国际设计资源的引入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从水果到文化)

关于澳大利亚设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鳄梨非常有营养,澳洲人几乎每天都会吃。这种黄油果,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名字和形状,但是它里面的营养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每个国家的黄油果都会贴上自己的标签,写着是哪个地方产的,都会极力推销这个产品。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当一个产品产生了一个很强的地域本土优势,就会产生价值,然后就会产生品牌价值。

  我就想,当中国种植鳄梨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产品呢?事实证明是不可以的,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虽然鳄梨在很多国家都很流行,但是它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例如,在美国,它会变成汉堡包;在日本,会放在寿司里面,就像成为国家一种饮食文化一样。

关于澳大利亚设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这个例子说明,当一个物种产生,在国际化推广化的时候,它需要融入他国的本土文化,形成一种新的文化。

  就像国内很多人从用自行车到用汽车,很多外国的汽车已经进入到中国,但是我们并没有自身的一个汽车文化,因为我们只是换了交通工具,没有了解它的背景。就像这些汽车品牌,它们进入中国以后,都会做一些改良,像某车,会贴上“雪佛兰”的标志,又像某款车,在中国是“别克”,在澳洲会有另外一个名字。一个品牌有自身的特点,它会收集全球通用汽车,集合各个品牌制造业的基地,然后调查各个品牌的优势,到各个国家提取一个喜欢的品牌。实际上需要了解里面包含了很多调研,对于“别克”这个品牌是来源于小时候看电影里面汽车的印象,所以当“别克”第一代汽车进入中国就很受欢迎。可以看出,国外的企业对一个品牌,一个产品到别的国家的时候会增加不同的体验。

  中国的发展只有30年,相比国外在工业化市场上有很多缺失,观念上应该如何评价设计的好坏,实际上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在当前中国发展的机遇下,我们可以利用从国外丰富的进入资源,甚至影响某些设计资源,这些设计资源包括设计师、设计机构、设计教育模式,我们会发现外国的教育机制也在为进入中国而做出改变。

 

  房车和房车文化

  ——研究项目分享

  这个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澳洲的生活方式,得到一个很好的成果。我们可以从研究里知道澳洲人的一种生活文化,还有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方法。做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房车在中国变种,房车成为政府推行的一个产业,海南在鼓励大家开房车旅行,但是真的有房车文化吗?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广房车旅行,在房车用地上是很恐怖的,很多年轻人,会想到有车以后会到哪里去旅行,但后面又会发展到“污染严重”这个领域,所以很需要政府支持。

关于澳大利亚设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Airstream是非常有名的房车品牌,从这家公司现在生产的产品可以看出,外表和以前的没有什么不同,保留了一个传统,依然是使用最高端的外壳(完全铝制),直到现在,这个品牌依然是房车的大品牌,依然和世界上的大品牌相类似。在中国,房车产业如果流行起来,肯定先被有钱人所拥护,是现在很多大明星最拥护的产业之一。

  房车是来源于二战之后的婴儿潮,二战之后,国外的汽车产业发展到一个层次,人们拼命生孩子,房车旅行变成一个促进家庭成员沟通的方式。房车经过100年的发展,已经有很多种针对不同长途旅行的车型,国外的房车不但是一个交通工具,而且是一个城市配套、房车营地规划设计,包括旧的、坏的房车要怎么样去回收,都有一套很完善的规划。房车有典型的目标人群,这个目标人群叫“银发游牧族”,因为主要是老年人。墨尔本每年都有一个房车展是推销房车的,墨尔本是在南部较冷的地区,房车展通常都是退休老年人去买房车,冬天的时候就集体旅行,然后到了夏天才回来,甚至有人会卖掉房子而去买房车。在中国,卖掉房子再拍回来,是不能的,只能这辈子住在房车里了。但他们很多人都会这样做,他们还会有专门的墙纸,或者会互换墙纸,保留70年代的风格。

  房车的旅行主要是老人用户,但是在不同的大陆的旅行方式都不一样。澳洲的情况是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都有房车旅行的经验,拥有很多户外旅行的条件,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很多房车设计、制造的文献,房车博物馆提供了给后人查阅研究房车的详细历史资料,另外,墨尔本有很多房车展。我刚刚参与这个项目的时候,觉得我们的设计很好,但是当地人就说,设计得很差,让我不可理解。随着我参加这个项目,参与到房车的旅行,才发现房车的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我曾经以为房车就是一个移动的房子,很简单,但其实它确实代表了一种文化,墨尔本房车企业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典型样式,这表示了各个时代的技术发展,例如有一段时间受交通结构的影响,比较流行小型规模的房车,到了另一段时间,人们都喜欢生孩子,房车都变大了。另外一个研究是房车的地域研究,这是房车很重要的一部分,房车用地是配套的设备,考虑到怎么旅行长期居住,怎样充电等等。但我参加海南的房车规划设计时,发现用地建设很糟糕,不够专业。而且房车用地、旅行在外国是一种廉价的东西,但是在中国却被定位了高端奢华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定位,违背了旅行的初衷。

  我第一次房车旅行,第一个晚上,他们问我有没有体会到房车的意义,实际上我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的想法就完全改变了,因为我看到了清晨很安静的时候,有一群鸟在上面打转,那种感觉是不忍心打扰它们,非常贴近自然,到了晚上我睡不着,因为有很多动物的声音,这种体验完全是在中国的度假村体会不到的,所以房车旅行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个亲近自然的好机会。

  1999年中国的第一辆房车基本是改装的,经过发展,房车成为了一个非常发达的产业,现在所有的汽车展里面,房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非常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而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房车企业都有重要的突破,包括澳洲的品牌和美国的品牌都在中国制造和生产。

  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和参与房车旅行,而且都愿意去购买,基于家庭结构和环境,我们购买的都是小型车。国内“自驾游”的人群非常热衷于开一样的车去旅行,如果每个人都开一样的房车,环境的污染就会很严重,这有素质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配套设计的问题。

  这个就是设计和文化的关系,文化需要几代人的理解和努力才能形成。

  这个研究的方式很注重实践,设计过程中很多都是通过模型制作得到新的概念,最后一个概念是一个集装箱的设计。这个基于集装箱的系统设计很完善,很容易被各种交通工具所运输,另外它有一个定制系统,配套和时间,都可以定制,这个设计得到很多认同,参加了很多设计周和设计展。

  设计集装箱,是想让中国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利用另外一种方法、制造方式来完成这个旅行的系统,这个设计包括很多自动的装置,里面的零件可以自动拆装。到了旅游淡季,我们可以把集装箱回收,保护环境。

 

  本土的设计企业和设计的未来发展的策略思考

  我们一味在强调中国制造,但我发现过往三十年中国产业却失了“利”,这个“利”包括环境、环保,甚至是情感,实际上设计是很需要这些的。我们也没有把制造业优势“产”出来,虽然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实际上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一个制造国家,这些企业给我的印象都是做最基础的产品,例如纽扣和笔壳,这些企业没有真正地发挥一个制造的优势,如果把制造业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话,含金量会更多,利润会更高。其实“中国制造”这个概念在100多年前就有了,例如瓷器,价格却差了几万倍,这个就是文化、材料开发、独特设计的问题,其实这些设计价值更高。

关于澳大利亚设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机遇

  "VIRES ACQUIRIT EUNDO”是墨尔本城市市中心的一个座右铭,代表一个城市的精髓,意思是“随行聚力”,随着一个人的行为和尽力,会吸收到更多新的力量。我觉得中国的发展,也随着外国企业进来发展的机遇,运用好资源,形成自己的一种观点,在合作的过程中,汲取他们的资源,同时要思考,他们是朋友还是敌人,要学会和他们做竞争,不能盲目合作,这样才能达到国际一个更高的水准。

 

  现场交流

  问一:澳大利亚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不是都是精英教育?

  答:是的。澳大利亚的设计师非常受尊重,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工业设计师。这些年,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有很多中国的学生会来澳大利亚学工业设计,我有两个研究生是来自中国的。它是精英教学,所以学费非常的贵,竞争非常激烈,因为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而且澳洲的人口非常少,每年设计学校毕业的人数就只有100多人。他们非常重视毕业展,这点国内的设计院校不一定比外国差,但是在细节方面会不同,比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是一个具有职业素养的设计师,毕业展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设计师。此外,毕业展示是一个找工作的好机会,因为它很受重视,它会在墨尔本的皇家博物馆举行,社会的名流和企业家都会来。所以,澳大利亚的教育是精英教育。

 

  问二:对您来说,因为要做教育,所以要有工作经验,还是因为您觉得设计工作很累,所以才会转到教育方面的工作呢?

  答:做设计是很累,但是也很享受,首先不要太麻木去留学,而放弃中国的实践机会,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很欢迎有经验的设计师,任何设计师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经验,而在国内有很充分的实践机会,如果有机会深造,无论在国内外,都是一个让人可以在短期内专注某方面的机会,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在外国留学有很大的差距,我们高中之前的教育都挺好,反倒澳洲的小学没法上,小学几乎都是体育活动,不希望读太多书,但是到的大学完全是一个转折,不是所有人都要读大学,很多人读到高中就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到那边读研究生的是中国人比较多。到那边读大学真的可以成为一位知识份子,所以如果让我推荐学校,其实哪个都可以,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经验要积累足够,盲目的学习不一定能学到东西。

 

(文字根据录音稿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上一篇

让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下一篇

英中贸易协会代表团到访广东工业设计城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