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园到城顺德以工业设计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具体实践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园到城顺德以工业设计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具体实践

 

        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一行人参观广东工业设计城时,巧遇老故人——青鸟公司总经理宋颢报喜。宋颢说:“4年前您来参观时,青鸟还在一家破厂房的夹层办公,但现在,我已经开上了宝马车”。

       青鸟的一飞冲天,令汪洋看到了广东工业设计产业的巨大变迁,他心生感慨地说道:“当时找了老半天,才找到这家唯一的设计公司,参观之后比较失望。短短4年做成这样,很了不起”。

       顺德的工业设计产业,主要以辖区内三大产业园区为依托。这其中,广东工业设计城在短短3年时间内飞快崛起,从当初的6家企业发展到80多家,设计师也从50人发展到800多人。

       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造城手法,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上,进行企业化运作,完善制度安排、团队建设。宏观上,对设计城生存的“土壤”——外部生态环境进行细致改造。这一手法,堪称造城的“顺德模式”。

       出乎建设者意料的是,这座顺德城中之城的崛起,既翻耕了外部生态环境的“土壤”,也在顺德的城市化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设计城,是一座小城;顺德,是一座大城。小城与大城联动模式的探索,作为一项前沿课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核心提示:

       3年多时间,广东工业设计城完成6家企业到80多家企业,50名设计师到800多名设计师,从“园”到“城”的发展,原因何在?

       要支撑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营造怎样的生态环境?

       顺德要打造魅力城市,提升商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完成人才结构的优化,有何路径?

       广东工业设计城这座“小城”,该如何与顺德这座“大城”产城互动,推动顺德下阶段的发展?

   

       造城揭秘——从造生态入手

       将工业设计的种子,埋进肥沃的土壤

       在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不过30多年,说到工业设计的产业化,更是不超过10年。能否迎头赶上?

       作为广东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胡启志见证了顺德工业设计产业从无到有的萌芽,从小到大的嬗变。他对此的回答是:“能,一定能”。

       “在文化沉淀和人才潜力方面,我们没有劣势,只有优势。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略停顿一会,他又补充说:“但必须认识到,我们已落后国外100多年,超常规的超越,必须有超常规的思路做引领。”

        所谓超常规思路,胡启志的解释是,跳出园区造园区,把园区当作一颗种子埋进“土壤”,并不断对土壤“翻耕”、“施肥”。换言之,就是抱着更大的大局观,从打造园区外部生态环境开始。

       “广东有100多个创意产业园区,但真正从造生态入手的,只有广东工业设计城一家。”胡启志介绍说,这个生态,主要指4个角色:政府、制造业、院校、行业组织及媒体,它们之间互有需求、彼此满足、动态一体,构成了设计城发展的外部生态。

       谈到这套“理论”,激情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化为胡启志脸上的容光,和口中的铿锵话语。

       “这个生态系统,有四个维度。首先是政府,中国现阶段的工业设计,就好像一片爬山虎,除了土壤之外,还需要一面墙来依附。这面墙,就是政府。现阶段的广东工业设计,必须有政府支持。”胡启志表示,“政府对工业设计的投入,不是财政费用负担,而是转型升级必要的投资。”。

       这个观点,也得到清华博导、工业设计专家柳冠中的支持。柳冠中说,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全球皆然。此外,营造工业设计发展的土壤,必须集合政府、高校、金融业、工业、法律界等各方之力。换言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由政府牵头、各方参与。

       记者在翻阅经济学著作时发现,众多倡导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也对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扶持抱支持态度。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将此观点归纳为“幼稚产业论”,通过对重要新兴产业实施保护或扶持,使其达到与外国同业竞争的程度。否则,在全球化时代,让绵羊与狮子扳手腕,情况岌岌可危。

       工业设计,是令工业焕发生机的“医生”和“保健师”。众人皆知,苹果公司靠工业设计重振雄风,成功的背后,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微软、索尼等一大批巨头的黯然神伤。如在工业设计上“失守”,受创的将是整个工业。

        “生态的第二个维度,是为设计城提供人才和智库支持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第三个维度,是为设计城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社会媒体等。比如《珠江商报》,在传达行业的最新趋势、最新动态方面就一直不遗余力。第四个维度,是顺德的产业基础和企业基础。”胡启志表示。

   

       产城互动——

       改善顺德城市体质

       大洋彼岸,美国新泽西城的启示

        设计城这座“小城”,如何与顺德这座“大城”联动?精心打造的外部生态系统,起到了纽带作用。顺德因工业而兴,产业工人和工程师在人才结构中的比重过大,商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设计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扶持,院校、中介机构的对接,企业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会展业、动漫产业、软件业的发展,还吸引来大量科研人才,优化了人才结构。

       “过去30年,顺德以工业立区创造出辉煌成就。但新形势下,原有发展模式受发展空间、环境生态、社会管理等诸因素制约,与城市、社会的共生发展产生矛盾。我们需要寻找新的产业解放更强大的生产力。”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认为,身处十字路口的顺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设计。“顺德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客观上需要设计作为先导性产业引领顺德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顺德的再城市化更需要设计,通过设计将历史与现代、文化与自热和谐交融,创造出顺德独特的城市魅力”。

       大洋彼岸,美国新泽西城的成功转型,为顺德提供了样本参考。

       新泽西城,处于纽约和费城两个国际都市之间。顺德,身处广州和深圳两个特大城市的环抱之中。

       新泽西城,靠早期的高速工业化完成初始积累。顺德,以家电之都的称号享誉神州,制造业全国闻名。

       新泽西城,虽然无法成为中心城市,却依靠转型发展科技教育、营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成功转变为“科技之城”、“花园之城”。而下一步,顺德有可能成为“设计之城”、“生态之城”。

       “世界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因商而兴的城市基业长青,因工而兴的城市其行不远。”梁维东表示,“创意设计是智慧型产业,一方面以文化为工业产品增值,另一方面聚集高端人才反哺城市升级”。

   

       成功秘诀——使命、承诺、决策、行动

       成为设计产业化的标杆

        胡启志认为,“设计城成功的DNA,是使命、承诺、决策、行动。所谓使命,是指过去30年的经验教训,使得我们立志改变过去粗放的增长方式,这也成为构成生态系统4个角色的共同使命。所谓承诺,是一种价值选择:从成本优势到价值驱动的转变。所谓决策,是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采取的一种理性科学决策。所谓行动,是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顺德政府与企业家所表现出的极强执行力。”

       胡启志认为,省设计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在设计城的召开,代表了省委省政府对设计城发展成绩的肯定。目前,设计城在全国已非常有影响力,并在国外受到高度关注。

       记者问:“短短3年形成这样的影响力,背后原因是什么?”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蔡勇认为:“除了打造外部生态,与城市化结合形成产城互动这两个关键点外,省区共建的制度安排为设计城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迅速聚集提供了条件。设计城还建立了这样一个机制,通过走进产业集群,成立设计联盟,解决好设计与制造业之间的对接问题。设计城还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另外,并通过九大品牌活动打造软实力、提升影响力。上述几个原因,最终造就了设计城的今天”。

   

       远景展望 世界级的设计高地

       重塑城市内核,更新城市气质

        顺德选择家电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出于巧合。一位顺德知名的企业家告诉记者,当初他在香港创业时,为珠江冰箱厂从香港“走私”第一台冰箱提供了便利。经过几个赤脚师傅的敲敲打打,第一台容声冰箱“在扳手和锤子下诞生”。

       旅居海外的顺德乡亲,回乡探访时经常带一些电风扇之类的小礼物。某种程度上,这刺激了美的公司选择以电风扇进行创业。

       30年迅猛发展,顺德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家电王国,每天,都有大批卡车、轮船满载着空调、冰箱和微波炉,输往世界各地。

       如果选择家电业属于偶然,那通过工业设计实现对产业的提升,却是世界各国的通用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在同一个竞技场上进行竞争。同一个设计公司,也为世界各国的制造企业输出专业服务。

       如今,顺德向世界各地输出工业产品;30年后,顺德也许将为世界输出设计服务。

       蝶变是痛苦的。但或许,在这一产业转型过程中,顺德也将完成城市内核的重塑,以及城市气质的更新打造。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上一篇

下周二 设计产业盛典开幕

下一篇

走,一起去参加设计盛典!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