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中又一次来到了顺德北滘。毫无疑问,这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此行依旧与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密切相关。
日前,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内,柳冠中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面对全国工业设计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一直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不懈努力的柳冠中对未来前景充满期盼,同时却也保持着学者特有的那份冷静:“中国工业设计的春风有了,春天还远吗”。
政府:培育设计发展的土壤
这次北滘之行,柳冠中是带着学术项目来的。他正在着手建立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指标体系,而此前国家统计局从未有过关于中国工业设计企业的详细数据发布。广东工业设计城是当前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翘楚,也是他所选的项目试点区域。
柳冠中将这个项目比喻为培育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土壤基质。他认为,工业设计的发展不是设计企业的简单集聚,而必须配套交易平台、融资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共性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互相影响发酵,形成创新的产业环境,否则只是 “涂脂抹粉”、“穿衣戴帽”而已,根本没有触及到长远发展的实质。
“不注重基础,不培育土壤,不彻底改变发展方式,中国的工业设计永远都会落在别人后面。”在柳冠中看来,这也正是当前国家和政府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发展所必须做的事。依据韩国、日本等设计兴国的成功经验,都是政府推进的。
柳冠中打了一个比方,企业家相当于子女,政府相当于父母。政府纳税收钱,就应该负责培育孩子成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这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企业都是追逐利润的,而设计是有风险的,单靠市场机制肯定不行,需要政府来进行引导。
企业:融入创新的机制
国内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误区,同样是横在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之间的一条鸿沟。一个普遍现象是,企业的老板去了国外买了模具回来第二天就可以赚钱;而让他设计一个新东西,稍微有一点改动就说做不了,顶多是外观或者简单的结构改动。
“三十年改革开放培育的只是一支加工队伍,说我们是制造型国家是夸奖我们,其实只是加工型。”柳冠中对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充满担忧,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充当外国企业的生产车间角色,毫无创造性可言,一个农民工进城两三天就可以熟悉一份工作。
柳冠中认为问题症结在于,企业太注重市场而忽略了创新,结果反而丢掉了核心竞争力。在一个企业中,销售总监的地位远远高于设计总监,这其实是不正常的。中国企业要突破这种发展瓶颈,必须注重创新设计,在企业理念中融入创新的机制。而这个过程要一步步实践出来,因为设计的下一步有可能是误区,有可能是陷阱,但企业一定要敢于迈出这一步。
人才:在实践过程中磨炼
1984年,柳冠中创立了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工业设计系”。近30年来,他见证了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工业设计院系数量呈几何倍增,每年都有大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输送到社会中。
在繁荣的背后,柳冠中表示了自己的隐忧。那就是人才同质化太严重,且大部分都是搞外观设计的,平面设计、电脑建模等被当成课程主体。围绕毕业生就业指挥棒转,也是这种培养模式形成的原因之一。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层次低,强调的是项目落地的短平快,而不是创新型设计。
另一点让柳冠中不能认同的是,国内工业设计人才教育重课堂轻实践。“国外工业设计院校内的建筑除了教学楼,70%以上建筑都是车间,教学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的。估计全世界唯独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是在教室内完成的”。柳冠中一直担任博士生导师,他的许多项目都会尽量吸纳学生参与,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成长。
柳冠中表示,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也未能很好地在国内传递。“我们都是挑选优秀人才一个一个地选派留学,而其他国家是成批成批的选派。”柳冠中说,这种弊端的体现是,即使那些优秀人才学成回国,可由于他只是个人,很难扭转集体固有的思想,最终只能随波逐流。
日本和韩国在这点上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柳冠中多次前往德国奔驰汽车参观,见到每个工位上都有黄种人,之前是日本人,接着是韩国人。然后日本现在有了丰田,韩国有了现代。“政府现在开始抓工业设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思考”,柳冠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