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9日—20日,首届中国(广东)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洽谈会在佛山举行,达成项目合作意向400多项,达成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意向近300人,其中不少意选佛山。
在新形势下,转型中的佛山深谙抢占“人才红利”迫在眉睫。佛山“十二五”要打造广东先进制造业第一城、建设幸福佛山,“今后发展核心推动力是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佛山的人才工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转型发展。”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如此评判。
130万,这是四年后佛山人才发展魄力,年均增速超GDP增速。一系列的人才新政和实践证明,佛山走出一条以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人才结构的提升,以人才结构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路子。在揽才机制上,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如顺德北滘颠覆“筑巢引凤”传统思维,以市场引人才,因人才造城市;在路径上则紧贴产业特色分类化引才,构建人才“金字塔”,如高层次人才层面有中科院佛山育成中心平台。同时重视普通人才;在配套上,大大降低其入户、创业门槛,让不同层面的人才干事有舞台、价值有体现、生活更体面,探索企业“人才楼”等。
人才需求的第三次转型
卢平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从广西梧州来到佛山打工,至今已十多年。他从一位初中学历的农村青年一路打拼,通过不断学习,现在已经是广东雅洁五金公司抛光车间主任,手下管理200多位员工。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佛山提供大量公平、平等的竞争机会和劳动密集型岗位,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像卢平这样的外来工,追寻着各自色彩斑斓的“广东梦”。30年间,佛山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内源型经济到外源型经济的两次战略转型。
与此相随的是,佛山人才队伍结构实现了两次转型优化。改革开放初期,佛山创造了“星期六工程师”的人才使用模式,借助广州工程师的智慧和力量,“洗脚上田”的农民开始发展工业,成长起一批本土民营企业家和产业工人群体。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佛山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多种渠道“请进来”、“派出去”,大规模培训外向型经济人才“人口红利”到达巅峰。
如今,面对新一轮的区域竞争和产业分工,在转方式的浪潮和“两转型一再造”的关键时期,“佛山正全面进入新的战略转型阶段,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是这一时代最大的特征。”陈云贤指出,今后的发展绝对不可能是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被外界解读为,佛山到了“靠脑袋发财”的时候。
从外部来看,区域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先出击谁就能抢占先机。
“引凤再筑巢”贴近人才需求
毗邻人才“吸盘”中心广州,再加上自身产业经济特色,佛山注定必须走自己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一方面善用周边城市的资源,另一方面人才建设跟着产业升级走。
佛山以制造业为主的专业镇特色明显,而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这种产业生态正从单一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过渡。
顺德北滘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北滘多年来都是一个制造业工人的聚集区,在从工业化迈向城市化的过程中,都面临如何与大城市竞争吸引人才的难题。经过一系列的“头脑风暴”,该镇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最终找到了工业设计这一新的切入点,铺设一条人才引进的道路与平台。
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不仅带来新产业的勃兴,更吸引了一批工业设计师和各类专家的到来。而这些企业的市场就在“家门口”。“过去企业聘请设计人才,收入不高,没有氛围,人才自然不来。现在有了市场,有了独立的工业设计公司群,有了可观的回报,有了群体集聚,人才自然四面来聚。”北滘镇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人进来了,如何留住?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经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津逵也认为,由于工业设计产业在北滘落地,未来这里就会出现一群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他们最初为了工作而生活,但很快就会考虑这里是不是珠三角最适宜安家的地方,因为“人们喜欢在住所附近工作”。北滘正是“等人才来了,才考虑怎样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建‘巢’。”以上官员指出,必须缔造适合其特点的文化、人文、社会、经济和人口环境。与园区相比,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概念里包涵了与设计师的工作相配套的许多元素。
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业设计产业人才从深圳、广州等地聚集在这里,融入了顺德小城生活。
“金字塔”计划网罗各层次人才
今年1月,佛山市人才工作会议作为佛山市委、市政府全年第一个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其规格之高、党委政府之重视、举措创新力度之大却为历年来少见。此后,一系列的人才新政和配套措施接踵而至。根据规划,到2015年,人才规模要比2009年增长40%,达130万,年均增速超过GDP增速。
佛山把百万人才军团分成三个层次,实施“金字塔”计划。其中,“夯实底部”即重点抓住高校毕业生加快向二、三线城市流动的趋势,大规划吸引重点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等到佛山就业,从根本上迅速做大人才总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夯实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急需的金字塔底部人才,到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达到79.59万,比2009年增长52%;“壮实腰部”即专业技能人才,到2015年,预计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和高级技工以上人才数将分别增长50%以上;“拔高顶部”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中科院育成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室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
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佛山中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短板”明显。据统计,2006年到2009年佛山市引进了336名海外留学生,而苏州仅2006年一年就引进了352名,多于佛山4年的总数。而且,佛山市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2.5%,高技能人才仅占8.3%,各类急需人才缺口非常大。根据规划,到2015年,佛山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4.9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15%。
佛山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领军人,实行“外地引进”和“本土培植”双轨并进,前者借力产学研平台,比如中科院佛山育成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室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
截至今年3月份,中科院佛山育成中心已引进创新人才310人,佛山已经有41家博士后工作站,另外还有一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这样多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规模在全国地级市首屈一指。据统计,这些科研站共联合培养220名博士后人才,出站154人。
让普通技能人才有舞台
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人才。这是人才工作会议后在佛山流行的一句话。
这主要强调,用实力吸引人才的同时,也要做好配套和服务。“人才是奔着土壤来的,扎根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变成‘插花’:一旦政府不给钱,离开了水分,花就死了。这种方式我不赞同。我非常希望把土壤做好,让人才扎根、生长、开花,植根在这地方。”市长李贻伟这样比喻,“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如何一视同仁地对待普通人才?”
陈云贤也强调,让不同层面的人才干事有舞台、价值有体现、生活更体面。
目前,佛山正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引导资金的投入,以增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为重点,采取本地学校培养、外地学校订单式采购、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岗位培训、行业练兵比武、以师带徒、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3+9”重点产业基地和十五大重点产业等紧缺专业和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此外,鼓励运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在生活方面,佛山提出“人才楼”探索,比如针对大众汽车,就有建议指出让企业建职工或者人才楼,供技师或中专以上的人才居住。同时可以给他户口指标。
链接
人才新政
员工过百可设集体户
企业“自立集体户”的员工数量从原来的500人以上降为100人以上,位于中心城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服务业单位从业人数不足的,也可向公安部门提出立户申请。进入集体户就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包括子女就读等。
人才购“二手房”可入户
符合佛山市引进人才条件的各类人才,在本市购买“二手房”且已办理房产证的,不受居住(暂住)年限、缴纳社会保险费及投资注册资金的限制,可以办理落户手续。一般来说,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以及大专学历中属佛山紧缺理工科人才均可。
硕士以上学历可挂靠非直系亲属落户
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专业技术、技师资格的人才,可以挂靠非直系亲属的家庭户。
创业金融担保更给力
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建立竞争性科技型领军人才选拔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拔认定50名创新领军人才、10名创业领军人才(每两年一次)。对认定为创新领军人才的,给予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工资外津贴;对认定为创业领军人才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融资担保,以及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地,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