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作坊”,开始向三大核心园区迁徙
题记:
一步一步往前走
总能走出平庸
走到梦想的所在
起初,设计小作坊的兴起,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带出的“化学反应”。后来,行业开始激荡整合,再加上政府引导,慢慢形成了三大核心园区,堪称一次“核聚变”。
三大核心园区的兴起
2008年,顺德区确立了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实施后,一些区域性的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位于北滘的顺德工业设计园,位于大良的顺德创意产业园,位于容桂的德胜创意产业园。这三家创意园区,都是在旧厂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顺应了城市更新升级的发展方向。
三大核心园区,顺应了顺德工业转型升级的潮流,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民营资源的导入,分别得到迅猛发展。目前,三大园区的产业集聚基本形成,规模效应日渐显现。
第一个是广东工业设计城,其启动区顺德工业设计园占地6万平方米,现在已全面完成原厂区的改造建设,入驻工业设计创意机构100多家,设计师1000多人。设计城的配套项目已相继投入使用。人才培养方面,设计城引潮流之先,其清华工业设计硕士班已成功开班,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已完成前期工作,将培养一批工业设计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已经启动。工业设计博物馆等平台建设也已经启动。作为扩容主体工程的“设计广场”,首期也正式启用。
第二个是顺德创意产业园,根据大良街道办“三二一”规划,升级建设园区所在凤翔工业区为“创意新城”,总规划面积250多万平方米。目前,该园区入驻综合类设计创意和软件企业达150多家。
第三个是广东德胜创意产业园,该园区总面积5万平方米,一期已于2011年6月正式开园,开园后不久,首批来自香港、新加坡的10家创意机构就成功入驻,创意廊等项目就对外开放。
除此之外,行业性的创意设计载体园区也逐步兴起:龙江一号家居创意产业园于2010年12月投入运营,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家居产业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园。现在,龙江的家具设计相关公司就有150多家。伦教依托珠宝产业,也在打造珠宝创意产业园。
至此,顺德工业设计的发展框架初步搭建完成,也就是说,未来的工业设计产业,将在这一框架上有序“生长”。这一框架可以简单归纳为:“三大核心园区+若干细分园区”。
设计师的“风水宝地”
建设顺德工业设计园的初始目的,是将北滘分散于各处的设计资源集合起来,使之形成合力,发挥“1+1>2”的协同效应,促进北滘工业制造的升级。刚开始时,纵使运营团队抱有雄心和抱负,但也未曾料想到接下来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发展,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宏图画卷,许多突然迸发的灵感,超出了绘画者的期望,可谓“神来之笔”。
以北滘再城市化为主题的《未来30年的中国梦》一书,对该园区的“蓝图之变”作出了形象描写:
“正当旧厂房改造的日子里,时任顺德区长,现任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来到北滘,他在现场看到了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感叹于这个并非由区政府事先规划却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的工业设计园区说,‘谁愿意做我们支持谁,谁做得快我们支持谁’。他对北滘的干部们说:‘别叫北滘工业设计园,把国家基地的牌子挂到这里’。于是就有了顺德工业设计园,并且挂上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顺德的‘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牌子。”
当时,《南方日报》对此评价说:顺德工业设计园,是顺德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广佛经济圈高端产业带的重要载体和产业聚集地,也是顺德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和示范基地,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这是顺德的风格:在竞争中冲出来的地方,就是产业规划布局的地方。
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对园区的发展寄予厚望,他说,“在全球金融危机扩散蔓延和国际经济风起云涌的形势下,发展工业设计正恰逢其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支持顺德积极探索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新机遇、新模式和新方法,把工业设计做大做强”。
原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则表示,“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应势而出,这将对珠三角实现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定位、推动国家珠三角战略实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设计园对产业升级带来的前景,时任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说,“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开始运营,必将吸引全国各地高水平设计创意人才汇聚佛山,顺德这只‘老虎’插上了科技创新与设计创意两个翅膀,将会飞得更高”。
社会各界对顺德工业设计园的崛起,欢欣鼓舞,充满期待。
事件背后,是社会各界对顺德工业制造转型路径的客观认识,对顺德参与全球竞争的理性思考。
顺德在现有工业产值的基础上,如不迅速转变发展模式,将很快触摸到“增长极限”的天花板。整个广东工业,都在转型的阵痛中挣扎,寻求理想路径。而纵观国际经验,通过工业设计提升产业,是一条不二之路。
产业的需求,呼唤一个省级乃至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区的兴起。而北滘这片沃土,顺德工业设计园这块风水宝地,成了承载这一梦想的最佳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