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识产权专家支招,设计企业必须依靠专利“利器”保障自身权益
每期设计沙龙,都吸引众多设计师参加。
如何构建高价值的专利组合?专利与商业秘密之间有何区别?专利能够为企业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吗?在设计行业,一件件山寨模仿品侵占了设计师的劳动果实,要维护自身权益,必须依靠专利的“利器”。日前,香港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吕许绍棠作客广东工业设计城设计沙龙,通过丰富的从业经验,为大家讲述了专利保护的一系列要点。
运用专利赶走“山寨”
山寨,在设计行业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据一位设计师介绍,他有一件作品在“省长杯”设计大赛中得奖,结果没过多久,他就见到了其他公司生产的“山寨产品”,“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吕许绍棠表示,对于这个问题,无需过度解读。纵观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史,大多都经过这个模仿阶段。比如日本、韩国、台湾,在30年前也是这个阶段。德国制造非常有名,但在工业化早期,也产生了大量“山寨”产品。我国用1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30年才能走完的路,“山寨”现象难以避免。但着眼未来,我们正在朝知识经济国家过渡,用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发达经济体中,超过70%的工人是知识型工人;在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70%的市场价值来自于知识价值。”吕许绍棠认为,专利的价值,将逐步被更多人所认同。
吕许绍棠表示,专利和商业秘密是不同的,商业秘密是一个更大的框架,但如果不通过专利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自身的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
专利组合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吕许绍棠认为,它既能保护商业秘密与技能的框架,还能保护公司产品、防范竞争对手,又能增加公司的议价能力,成为企业的“利润中心”。
在现在的企业竞争中,“专利”是常见的竞争武器。很多公司会以侵犯专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被诉公司也有自己的专利组合,那么他就可以反诉讼,“他打你的头,你就打他的脚,从而产生威慑力,让对方不敢乱来”。
专利申请是个“技术活”
据介绍,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现已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最高的国家。记者了解到,申请专利也是设计企业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2012年,设计城内设计企业共申请专利531件、获授权484件,成交工业设计成果4500多例,设计外包服务收入达到3亿元。专利申请,已成为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但吕许绍棠表示,很多公司以为拿到专利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专利也有好坏之分。比如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椅子,某人发明椅子之后,可以用这样的权利要素来定义专利:有4条腿,有一个靠背,有一个椅座,但如果市面上出现3条腿的椅子,或者发明了沙发,那么专利所有者将难以保障其权益。
“定义权利要素时,要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趋势,权利诉求不能太狭窄,但也不能太宽泛;同时,专利审查员会尽量限制其保障范围,与审查员‘斗智斗勇’,也是申请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吕许绍棠介绍说。
专利组合变身“利润中心”
除了保障自身权益外,好的专利组合还是企业的黄金资产。吕许绍棠介绍说,国外许多企业都将专利组合作为“利润中心”,依靠专利组合获取的利润,甚至超过了产品利润。如美国德州仪器,其每年向同行收取大量“许可费”,利润惊人。又比如诺基亚虽然失去了手机行业霸主地位,但其专利组合依然很有价值。
“日立在1970年进入美国时,每年要支付9500万美元的专利许可费,导致出现亏损。后来,该公司高度重视专利组合,1990年在专利上获得的收入,达到了3亿到4亿美元。”吕许绍棠认为,专利组合完全可以成为企业的“利润中心”,但这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过程,不可能马上见效。
嘉宾简介
吕许绍棠博士是知识产权法律专家,美国注册专利代理人,同时是香港专利代理人公会会长。她在新加坡开始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并为新加坡、香港及海外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企业及上市公司等撰写及申请过专利。除了专攻的生物技术领域外,她还在其他领域,包括药理学、材料科学、互联网、制造技术、医疗设备、机械和化学工程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