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设计城与清华大学合办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班成果渐显
广东工业设计城近年来快速发展,清晰的人才战略贯穿其中。记者了解到,设计城已经与国内16家高校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这其中,清华大学与设计城的合作尤为密切,通过开办2期工业设计方向的工程硕士班(简称“清华班”),清华大学为设计行业输送了39名高端人才,这些人才对设计行业的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设计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过程中,最紧缺的是专业人才,特别是产品创新方面的设计人才。人才也是设计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7月,清华大学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内开办了首期“清华班”,并培养23名在职学员;2012年9月,又开办了第二期,培养在职学员16名。该班所招收的学员必须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大部分是设计城内的业务精英。
据清华大学副教授刘振生介绍,工业设计方向的工程硕士班,清华大学每年只允许办一个,之所以和设计城签约,正是考虑到设计城有比较好的基础与人才聚集效应。清华大学对学员的遴选条件十分严格,学员们通过国家GCT统考,并接受清华大学的面试后,才能成为硕士在读生。为办好这个班,清华大学多维度组织师资,调动清华大学的知名教授和业界大师,开办了有针对性的课程。
据记者了解,清华班整合国内工业设计界大师柳冠中、石振宇,以及清华其他学院的教授进行授课,并邀请国内首批高级工业设计师“现身说法”。此外,该班还聘请瑞典色彩师Berit Bergstrom、韩国设计师金德根、法国设计师Michel Millot、荷兰设计师Matthijs Pot等外籍专家进行授课。精彩的讲解,充分的互动,让课堂显得既生动又有趣,经常吸引设计城内不少设计师过来旁听。
刘振生认为,工程硕士班学员质素高,总体效果不错。开办这样一个班,增强了一线设计师对工业设计的认知,提升了其综合能力。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设计人才非常重要,如果设计城有足够的人才基础和人才诉求,该课程还可以继续开办。
求学故事一
“让我离梦想更近一步”
讲述人:梁星海(潜龙公司设计副总监)
我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设计行业,后来企业搬到设计城里,外围配套和经营气氛都好了不少。设计城的发展,还给了我人生的另一份礼物——到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班学习的机会。
每周五和周六,从北京或世界各地过来的老师或设计大师会赶到设计城为我们授课。这里开设的课程非常多样化,有设计方法论方面的,有哲学、历史、英语等方面的。报读这个班的学生至少有3年的工作经验,但却缺少理论指引,对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了解不多。这些清华的老师大多有国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视野非常开阔,掌握了最前沿的设计理念或思考方式。
比如70岁的柳冠中老师,满头银发,却仍然激情四射、精力充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俗话说,一流大师传授“道”,二流大师传授“术”,教授们教的不是单纯的技法,而是前沿的设计观念。柳冠中坚持从中国本土出发,贴近中国文化,反对照抄原搬西方的东西,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以前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很多人会讲他的设计如何精妙,通风采光上有何亮点,但柳教授看到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当时的时代文化,比如有钱人家几个姨太太共同生活的特定前提。因此,设计要穿透表象,看到实质,这是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
从硕士班学到的东西,已经潜移默化,对我的工作产生影响。我以前做榨汁机,会仔细分析市场上现有的榨汁机,思考如何在外观上更漂亮、功能上更人性化。但现在,我会思考榨汁机的本质是为了让人们喝到新鲜果汁,为此,发明一种全新的设备也是可以的,进行颠覆式创新也是可以的。不要被既有产品和既有观念所束缚,要从事物本质出发,这是对我震动特别大的一点。
此外,参加这个班后,也让我对职业生涯提出更高要求,设立了更远大的目标。我认识到,设计需要综合应用跨学科知识,心理学、市场学、人类学、经济学都不可或缺,我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偏狭窄的。
作为设计师,多多少少都有想要改变世界的梦想,就像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一样。当时选择做设计,一方面是因为童年的爱好,当时特别喜欢画画,就想通过工业设计这个手段,让用户的生活更愉快、更美好。一直以来,这是一个理想,但现在学习到更多知识后,才可能通过影响自己的团队、进而影响到公司、影响到行业,离梦想更近一步。
求学故事二
辞职远赴千里只为求学
讲述人:林浩森(丰明电子员工)
我是四川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此前在贵州的一家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当时看到《珠江商报》上刊登的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班招生的消息,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就毅然辞职,来珠三角寻求更大的发展。
做这个决定时也曾有过犹豫,但这段学习经历为我打开了一扇思维之窗,开启了一扇机会之门,也为我的事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我非常感恩能有这次机会。
我以前片面地认为,设计就是“画得好不好,颜色好不好”,但现在发现这些都是很皮毛的东西,艺术只是设计的一个维度,对用户需求、行为模式的分析才更为核心。任何人都可以做设计,但追求更好的思考方式,才能做出更杰出的设计。对问题认识的角度、深度不同,做出来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课堂上,很多知名教授介绍了很多理论知识,促使我形成了看待问题的更好方式。比如杨霖教授为我们讲授了系统论方面的知识,倡导用系统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就让我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会考虑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彼此联系。
现在,我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一边工作,一边要筹备毕业论文。清华大学对毕业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工作上,我也确立了新的目标。我以前一门心思想做工业设计,但现在发现工业设计需要很完备的知识结构,所以,我可能还是会做工程,但是会更多应用工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方式,在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我所在公司负责非消费电子类元器件的生产,目前,这个行业对工业设计不太重视,但应用工业设计,该行业也能获得进步,我想这会是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