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家电市场风起云涌,“新物种”大爆炸,新品牌飞入寻常百姓家,背后有众多设计企业的“带飞”。其中,设计城孵化的一家业界常青树“宏翼设计”,还借助本轮东风,成为顺德设计崛起与升级过程的缩影。
见证宏翼团队十余年创业历程的何毫,从一名懵懂的毕业生,到独当一面,经历转型震荡期的挣扎与坚守,支撑着宏翼“二次创业”,如今作为团队设计总监,带领年轻人探索以工业设计为中心的跨界升级道路。
重度烹饪爱好者玩转设计
▲何毫和宏翼团队
“不同于很多工作的重复和乏味,设计总是在面对新的产品和需求,充满挑战和惊喜,尤其是自己设计的作品面世,被更多用户喜爱的时候,也会很有自豪感。”何毫介绍。带着这份对行业的憧憬,因为偶然的机会,何毫遇到宏翼设计的创始人。“当时他身上接地气的特质让我印象深刻,毕业不久我就加入宏翼麾下。”
▲宏翼设计的多功能一锅享电蒸锅
然而工作不久后,宏翼团队经历曲折的创业转型,忙着开办手板厂、模具厂、创立自主品牌“卡蛙”……各种尝试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震荡。“摸索方向的过程中,设计服务的主导地位没有那么凸出,其中一度有发空饷的情况,很多成员在此时离开。”
▲宏翼设计手稿
此时的何毫内心也有过挣扎,出于对管理层的充分信任和判断,他选择了坚守。“危和机相辅相成,正是人员的巨大波动,我个人需要在短期内承担客户沟通、多项目评审、设计师培训等工作,到后来成为项目组长,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检验。”
工作沉淀十余年,何毫对设计的产品类目、设计趋势、材料工艺等了然于心。
“二次创业”找准微创新机会
自主设计品牌的蒸蒸日上,为宏翼的创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宏翼设计团队却遭遇了些许尴尬。“做设计服务的效益很难和产品公司相比,许多转向做产品的设计机构都慢慢放弃了服务板块,虽然管理层一直坚持设计不断层,但碍于精力分散,宏翼受到的关注还是淡了一些。”
▲宏翼设计骨干
面对不进则退的市场环境,何毫再一次经历团队重整,肩负的担子更重,“此时的目标是明确思路,找准设计服务输出的突破方向,带领宏翼进行二次创业,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宏翼设计的多功能一体式电火锅
所幸的是,何毫遇到各有专长的设计管理者加入,一起让团队磨合更顺畅,自己专心担任团队设计总监,负责指导、确保每个项目输出的品质,同时指引和培养年轻设计师。此外,何毫和团队摸索出一条适合市场趋势的“微创新”路径。“见微可以知著,挖掘四两拨千斤的差异点,让用户感知体验的升级。
此前,何毫为“快美特”实现蒸汽破壁机的设计创新。“当时我们结合对破壁料理机行业的了解,创造性地加入了蒸汽煮食的功能,这一差异点的“微升级”让工厂突破了超过三千万元的销售额,让工厂有了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成为电动料理电器的佼佼者。”
▲何毫多年前设计的快美特蒸汽破壁机
在另一个竞争激烈的家电赛道“辅食机”,何毫瞄准用户按照食谱精准量化的体验需求,结合设计电子秤的经验,加入辅食机的称量功能,这种挖掘“微创意”快速迭代的方式,用低成本提升了竞争力,还建立起专利壁垒。
▲宏翼设计的称量辅食机
向前:回归人才领路
近年来,设计服务行业竞争激烈,叠加疫情对市场的冲击,行业发遭遇瓶颈。面对新的挑战,何毫认为,最终还要回归到设计人才引育和创新输出能力。
▲宏翼团队中的年轻设计师
宏翼和高校合作,通过定期进入课堂,在带领学生项目的过程中提前筛选合适的设计师。最终被招揽进宏翼的毕业生,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要留住人才就要让人才感觉受到重视,设置统一的起跑线是一种方法。”
“我们还鼓励年轻设计师去面对客户,刚开始会怯场的,就拉到学校当老师面对学生, 一来一回地锻炼,既能逐步培养自信心,还能培养项目主导能力。”
▲宏翼设计与顺职院开启学生联合培养
“为了培养设计师的综合能力,我们会多给年轻人机会,带他们去前线学习,站在设计总监的角度一同思考,为大家分扛压力和思考量。”
▲宏翼设计荣誉墙
此外,经营好和客户“双向奔赴”的良好关系,也让宏翼团队在疫情冲击下保持稳定发展。“我们除了面向大品牌、还面向电商企业,尽量让客户来源多元化。”制造商想减少研发风险,设计师想变现更多创意的市场价值,基于两者的共同考虑,宏翼团队正探索一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新型协作模式。
▲宏翼为迅蛙设计的便携式小家电
“我们和迅蛙等企业展开了深度战略合作,进入到产品规划、市场分析、创意构思等研发的前端,为制造商提供更多助力,后期根据设计产品的市场表现调整分成,以期共渡市场难关,共享未来合作成果。”何毫希望,通过深度合作,给客户信心,不仅有更佳的收益,还能增加合作的稳定性。
“现在的学校很注重与企业的互动,因此我们打算在设计教育板块进行深挖。未来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团队规模,升级创新输出能力。”
今年,风雨兼程17载的宏翼迎来面貌焕新,继续以“巧思·创造价值”的品牌理念,用设计改变生活,服务客户创造价值,通过“轻智能 微创新”让生活更简单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