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在顺德融媒、同天科技组织下,佛山市江西省吉安市商会一行赴广东工业设计城开展交流对接活动。
在参观设计城创新科技馆的多款新材料与智能产品后,双方围绕工业设计与智造创新融合等话题畅所欲言,探讨合作新机遇,并围绕工业设计如何精准驱动产业升级展开深度对话。
此次走访不仅展现了设计创新对传统制造业的赋能潜力,更凸显了企业家们对设计细节、技术融合与材料应用的高度关注,为“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01
细节体验:从“功能满足”到“用户感知”的跨越
在设计城展厅,商会执行会长李滨华对探测设备的实际应用场景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说:“工业设计的细节考量直接决定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体验感。例如,产品设备的界面交互、握持手感、用户体验关注等设计微创新,往往是细分领域引领行业的关键。
“近年来,广东工业设计城通过整合人机交互、仿真测试等技术,已推动多家企业从“产品功能实现”迈向“用户感知优化”,李会长的期待正是这一趋势的延续。
02
工业设计师的“跨界素养”成竞争核心
企业家邹飞章在交流中强调,产品的竞争力中工业设计占比日益提升,而设计师需具备电子、结构、材料等多学科知识。
广东工业设计城运营方、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伏向宇向与会代表详解仿真软件在产品研发中的创新应用,特别强调了仿真软件能替代传统物理样机测试,能够提前验证产品可靠性,缩短研发周期,这对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尤为重要。
参会企业家们说,过去觉得设计师只管外观,现在才明白他们得是半个工程师。这种认知转变,恰是工业设计从美学附加项转变为产品竞争力核心的缩影。
当仿真技术让设计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设计师的跨界素养就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决定产品能否从概念走向市场的关键门槛。
03
材料创新:防震材料的应用潜力与产业对接
04
构建“设计+制造”生态链的佛山路径
本次对接不仅是单向考察,更是双向赋能的开端。商会与企业一致认为,工业设计需贯穿研发、生产、营销全流程,而非仅停留在“产品美容”阶段。
设计城方面提出,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定制化设计服务、共享实验室等方式,帮助商会企业攻克技术痛点,实现差异化竞争。
佛山市吉安商会的此次走访,延续了广东工业设计城与制造业商会的互动传统,进一步深化了“设计+制造”的融合逻辑。从李滨华会长对细节体验的重视,到邹飞章对设计师综合能力的期待,再到谢艳梅对新材料应用的关注,无不体现工业设计正从“辅助角色”升级为“战略引擎”。
活动尾声,双方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李滨华提出“吉安商会需求-佛山设计-赣粤制造”的产业链构想,随着双方合作的细化与落地,“细节创新”或将成为佛山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突围的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