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献礼,时代潮涌。
为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广东正多措并举,
全力托起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
在此浪潮下,佛山吹响了“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号角。作为佛山“智造”的创意引擎,广东工业设计城通过深度链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正以其蓬勃的创新活力,为顺德乃至湾区产业升级注入新质动力。
政策引领,绘就发展蓝图
行动伊始,蓝图先行。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佛山市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以“八大行动”为核心抓手,明确设定至2027年的多项量化目标,旨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迈进,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促共强。
在此政策引领下,广东工业设计城已率先展开实践。今年,设计城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将围绕“国际工业设计高地”的战略定位,通过“设计+智造”双向赋能矩阵,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佛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质生产力,携手推进湾区工业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双方将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引擎,重点推进“国际设计产业园共建计划”与“设计品牌出海培育战略”两大示范工程,持续拓展工业设计在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
双链融合,夯实产业根基
工业设计,是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桥梁。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创新理念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推动产业升级蝶变。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报道《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九集《绿色动能 智造佛山》,解码这座制造强市如何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绿色蝶变。
其中用近三分钟的时长聚焦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高质量发展,讲述园区企业通过从源头注入绿色创新,以智能制造推动佛山从“造产品”向“造生态”的深刻变革,广东工业设计城正日益成为驱动佛山智造升级的创意中枢。
为进一步推动湾区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设计城揭牌成立了澳门人工智能应用协会顺德办事处,将澳门的AI技术视野、人才资源,与顺德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及设计需求进行精准对接,构建“湾区联动的创新引擎”,为“绿色智造”注入新动能。
开放链接,激活集群动能
工业设计,一头连着创意设计,一头连着实体产业,附加价值高,辐射带动强。广东工业设计城组织园区企业,深入佛山制造业腹地,通过举办走进产业集群南海站,对接厨具业商会、佛山广西商会、中山企业等系列活动,以设计赋能产业发展,助力品牌扬帆出海。
通过将创新的设计理念与一线的产业需求链接,设计城已成为激活传统产业集群焕新的“催化剂”,充分彰显了其辐射带动作用。
从服务本土到闪耀国际,中国设计正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今年4月,作为米兰设计周官方展览之一的“相遇于时空边界”设计展开幕。来自广东工业设计城的米朗、梵比欧、熊与杨三家企业携多款融合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原创作品惊艳亮相,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设计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突破。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品牌出海,更是一场东西方设计的深度对话,为传统非遗注入当代活力,展现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创新力与影响力。
育才培新,蓄力未来潜能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设计城积极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新生态,从激发青少年兴趣的“小小设计师”“少年创客营”,到深化产教融合的“君兰学生”工业设计班,再到培育智能制造人才的宝宏智能制造产训中心,搭建起贯通“产、学、研、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为湾区持续培育创新沃土,积蓄面向未来的长远潜能。
目前,广东工业设计城聚集了8200多名来自全球的青年设计师,吸引逾200名硕士、博士创业就业,提供超过11000多个岗位以及1400多个科研、实习机会。近6000名师生前来交流,持续举办逾30场人才招聘专场,成为了湾区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
在佛山正全力推进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积极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下,设计城以设计创新为引领,开启新一轮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今年,设计城与顺德融媒联合推出“设计新青年”专题报道,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多维传播,让优秀设计师被看见、让创新价值被认可。
在“新动能、新业态、新佛山”2025年佛山市企业家大会暨人才发展大会上,首批12个佛山人才港获授牌。
其中,广东工业设计城被正式授予“佛山人才港·工业设计港”称号,这是佛山市对设计城多年来践行总书记嘱托、汇聚八千余名设计师成果的充分肯定。
从擘画蓝图到深入产业集群精准服务,从驱动本土制造业绿色智变到扬帆国际舞台传播中国设计,从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到高技能人才平台搭建——广东工业设计城正以全方位的进取之姿,诠释着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在北滘这片“千亿大镇”再出发的热土上,设计城持续迸发创新活力,推动创新设计、绿色智造与全球视野深度融合。未来,这座城将继续深植制造业的土壤,向世界讲述一个活力充沛、动能澎湃的新广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