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顺德两化融合战略性布局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再落一颗重要棋子。广东工业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正式挂牌,致力于嵌入式系统研发及技术应用,并建立起专业的人才培训机制。作为实现“两化融合”的关键技术之一,嵌入式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标志着顺德两化融合进程出现新的重大突破,工业化开始向高端的信息化领域加速迈进。
自主创新提升大有可为
顺德是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而嵌入式系统及技术是实现“两化融合”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推广和应用是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顺德制造”向“顺德创造”转变的有力引擎。在去年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稿中,其中一条即是:到2015年,信息家电应成为顺德家电的主导产品,机械装备产品嵌入式软件应用比例超过50%。
“对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言,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大有可为。它不同于电脑Windows系统,它的优点是千人千面”,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创新设计中心副主任李嘉琪比喻说。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不需要另行开发,可将高校相对成熟的系统和技术略作调整后直接“移植”到企业,大大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由于产品的软硬件都存在差异性,不同企业在应用嵌入式技术时的着力点也不尽相同,自主创新的空白点比比皆是。
嵌入式系统和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家电、家具、汽车电子等行业。这次广东工业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北滘,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为顺德企业提供常态化、规范化的嵌入式创新服务。在李嘉琪看来,这将是“顺德制造”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实现智能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培养实操性人才是关键
作为全省两化融合、光电机一体化及嵌入式技术的人才培养基地,广东工业大学有着明显的学术、科研、培训及应用方面的优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嵌入式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开发。李嘉琪认为,在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之余,利用高校优势资源培养嵌入式专业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目前,广东工业大学正着手在北滘开展嵌入式工程师培训,今年计划培训100人左右。培训十分注重实操,受训人员可取得助理工程师的资格认可,一出来就相当于具备两年左右的专业工作经验。这将大大缓解当前嵌入式技术人才短缺的困境。
在年内即将改造完成的广东工业设计研究生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还将承担工业设计、机电、材料、计算机等专业的教学任务,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并考虑在北滘设立博士流动工作站。其在北滘职业技术学校设立的数控加工仿真实验室也在加紧筹建。
两化融合任重而道远
推进两化融合,对于顺德打造现代产业之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李嘉琪看来,“两化融合要一步步推进,马上实现信息化不太可能。”在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中,他发现即使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生产前端信息采集落后、后台管理软件利用率低下等现象普遍存在,工业生产与信息技术存在着沟通机制上的障碍。
更大的难题在于,企业家对信息化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长远的眼光。“企业一般把它看作是时髦的新鲜事物,或看作独立的产业领域,而没有把它看作是可以与原来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手段,也缺乏开发这种新生产手段的意识。”李嘉琪分析说。
在开展相关培训时,李嘉琪表示,会专门为企业决策者开设宣导班。在目前的对接合作中,重点推进一两个项目,形成示范效应。他还建议,政府可适当加大投入,发动企业组成两化融合联盟,共同研发共性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相关链接——
嵌入式系统就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装置、机器和设备运行的装置”。从中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目前国内一个普遍被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