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报道《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九集《绿色动能 智造佛山》,解码这座制造强市如何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绿色蝶变。其中用近三分钟的时长聚焦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高质量发展,讲述园区企业通过从源头注入绿色创新,以“智能制造”推动佛山从“造产品”向“造生态”的深刻变革。
以绿色创新赋能佛山智造
李晨明认为,通俗一点,就好比说人的眼睛、耳、鼻、喉、皮肤 ,就是用于工业环境下的机器人,在各个场景应用的时候,它所需要的支持AI智能分析智能判断的这些触感传感系统。但对李晨明来说,技术的起点从不只是能做,而是值不值得做。
李晨明表示,它的原有工艺有没有污染源、污水排放、噪声、高温高湿或者腐蚀这些相关的条件,如果有,那我们就会相应地找到更合适它的更高层次的工艺,从使用材料一直到生产制成的过程之中,所有跟环保相关的我们都会优先考虑升级和进行一定的优化。
正是这套设计、研发、落地一体化逻辑,推动了绿色智造的实质转型。他们研发的喷涂机器人,不仅能自动识别喷涂面,精准调节参数,还大幅减少涂料浪费和挥发排放。
广东工业设计城,中国首批省区共建工业设计园。自2009年设立以来,以吸引超过8000名设计师入驻,成为佛山智造的创意中枢。
李晨明说:“现在工业设计城的这些企业,都在搞自主研发、自主创造,有了核心竞争力,我们才能让企业长久发展,才能让国家有这个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