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以“设计+制造”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创新聚变,支撑制造业走出“微笑曲线”的谷底
第九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雅之座·中国椅子艺术展、用户体验服务医疗器械之路研讨会……12月3-16日,“中国设计活动日”期间,一系列工业设计界的盛会同时在一个区域举行,让顺德再度引起全省乃至全国关注。
工业设计产品:一款具备烘干功能的晾衣架。
12月8日,“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在广东工业设计城举行。
数读
产品转化率近85%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广东工业设计城企业的知识产权授权681项,其中包括174项发明专利、15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54项外观专利,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外专利授权3项。此外,设计企业的创新设计近万例,产品转化率近85%。
第九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雅之座·中国椅子艺术展、用户体验服务医疗器械之路研讨会……12月3-16日,“中国设计活动日”期间,一系列工业设计界的盛会同时在一个区域举行,让顺德再度引起全省乃至全国关注。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位于顺德北滘的广东工业设计城,留下了“希望下次再来时,这里有8000名设计师”的寄语。
如今,设计城从最初的6家企业、50名设计师发展扩张成为200多家企业,入园设计师超过8000人,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工业设计高地。
顺德工业设计发展被认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此背后,是以“设计+制造”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创新聚变。现如今,工业设计正在推动传统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制造业走出“微笑曲线”的谷底。
去年,住建部公布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作为制造业重镇的顺德北滘迎来华丽转身,以“智造小镇”名列全省第一。
曾经
工业也要设计
被认为很荒唐
从武汉理工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卢刚亮就来到顺德,进入其中一家制造业企业,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产品外观设计。
彼时,顺德制造业早已享誉世界。每天,从这些企业的生产线下来的一批批产品被装上货轮驶向大洋彼岸,历经代理商、经销商转手之后,最终出现在全球各地的货架上面,与当地的消费者产生关系。
那时候的卢刚亮能感觉到的就是,他参与设计的产品必然也在其中;可除了业内的人,“工业设计”这个概念甚少人知道。
上世纪80年代,被外界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从德国学成归国,首先提出想在中国开设一门叫“工业设计”的学科。结果被认为荒唐,引为笑谈。
这是早期工业设计师需要共同面对的尴尬。卢刚亮说:“工业设计被理解为工业的外观设计,在重视功能的时代,往往容易被忽视。”
这阶段,柳冠中称之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设计师阶段,中国要培养自己的工业设计师队伍,“这个过程同样是让工业设计观念在中国普及的过程”。
蔡先浩是卢刚亮的师弟,和大多数工业设计师一样,他毕业之后也先进入了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他在这家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产品意识,也让他更能深刻理解工业设计师的价值。
“工业设计师其实是工业分工的产物。”蔡先浩认为,生产出现分工之后,为了保障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要在产品生产前做好设计,包括设定分工岗位、如何让每环节无缝衔接、如何让产品达标、如何进行市场营销。
“好的工业设计师需要熟悉材料、工种、销售、市场等多个环节,并非简单地把机器外观美化。”蔡先浩打了个比方,电磁炉的控制面板,两个触摸按键之间的间隙要留多大,才不会相互干扰,影响产品的触摸灵敏度?
柳冠中介绍,生产产品之前进行的设计就是工业设计的雏形;而图纸就是命令,所有工序必须严格依据图纸进行操作,一个工业设计师必须通盘考虑制造、流通、使用、回收的全过程。
变革
当传统制造插上
设计创新“翅膀”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企业化阶段。柳冠中认为,截至到现在,中国还在经历这个阶段。他认为,这个阶段的主战场是企业,要让设计与当地的产业深层次合作,让企业发挥作用。
在这个时期,卢刚亮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公司———宏翼设计,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当时他意识到,传统制造业的所有生产资源和要素都围绕产品生产本身,要想创新必须要重置。
彼时,广东制造业早已结束野蛮生长的阶段,企业不再面对的是一个饥渴市场,只要开足马力,订单和钞票就会滚滚而来。转而需要面对的现实是,随着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如果产品无法脱颖而出,企业就会丧失定价权。
这在卢刚亮所在的顺德北滘镇也显现出来。2007年,北滘镇工业产值近千亿元,但工业用地紧缺,长期依赖的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必须要找到一种跟庞大制造业相对接、相匹配的发展路径。
利润日益摊薄和更具比较优势替代市场的双重夹击,倒逼着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聚集设计、科技、营销等新要素资源重新参与全球化的产业链分工。
以顺德为圆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有2万多家企业,2万亿元的工业产值,要想从“微笑曲线”的谷底走出,需要工业设计的支撑。据卢刚亮统计,工业设计企业以创新为核心价值,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的溢价,净利润基本在20%以上。
这样的理念已经助推了不少传统企业的先知先觉者开展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美的集团以开放式创新成功孵化出一系列领先产品的落地;科凡家居以“设计+智 慧产业链”,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N 2C家居生态圈;嘉腾机器人通过“设计+智能物流”斩获创客中国大赛企业组一等奖,并成功打开欧洲市场。
时势选择了工业设计。2008年,广东省率先制定《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企业)评定管理办法》,推动和开展工业设计基地评选和建设工作。第二年,位于北滘三洪奇的广东工业设计城正式开园。
卢刚亮的宏翼成为最早进驻的企业之一。他认为,这是公司发展的第一个机遇,他最看重的就是工业设计城营造的设计氛围,“设计企业从散养到集中,形成了交流互通、资源共享的氛围,企业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变化。”
集聚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
向顺德靠拢
201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其中一站就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当了解到设计城现有设计师近800名之后,习近平寄望“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这里有8000位设计师”。
卢刚亮认为这是企业发展的另一个机遇。作为一名从业人员,他这样理解这次“寄望”:总书记准确抓住了工业发展的进程的方向,希望能有更多的设计人才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最直观的变化是人才结构。宏翼公司从最初的3个人团队,发展成为一家近200人规模的公司,研发专利超200项,公司业绩也从2014年的200多万直线上涨,今年预计将超过1.5个亿。
八年前,这家公司的设计师多半只有专科学历,如今则已有多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设计人才,本科学历的大多是二本以上的学校毕业,“有了人才的支撑,企业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卢刚亮毫不讳言:公司的设计水平和规模不亚于广深等一线城市。
而对于工业设计热潮的来临,广东工业设计城相关负责人井春英则有另一种感受:“请进来”比“走出去”的机会更多了。
在设计城内的展厅有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设计城接待500批次,2013年2000批次,2016年达到3160批次;人数也从2011年的10000人,上涨到2016年的43000人。
这其中,除了像“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这样的国内顶尖盛会之外,还包括国家省市级别的各类工业设计大赛,设计城的企业在其中获得大奖。
作为广东工业设计的重要“据点”,广东工业设计城汇聚了众多各类高层次人才。目前,设计城已聚集来自国内外200多家优秀创新设计企业,共汇聚了设计研发人员8120名。
设计氛围产生极大的虹吸效应,顺企的总部研发也在此“落地”,包括科凡家具有限公司派驻全国600家门店及科凡总部的设计研发人员共计956人的设计研发团队。
过去,工业设计城所处的北滘三洪奇片区是名副其实的老工业区,不仅有庞大的美的微波炉工厂矗立于此,还有不少家具、制鞋等中小企业星罗棋布。每天上下班时间,都能看见一群穿着工装的工人开着摩托车往来如织。
如今,每天出入工业设计城的大多是年轻的白领,由设计衍生出强大辐射能力的特色公共服务产业,形成以园区聚纳的新人群。
本质
除了美观时尚
更为了解决社会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好的设计?在中国工业设计北滘论坛上,这个问题被设计师们反复讨论。
在这场聚集了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与院校师生的学术研讨会上,设计师们目的就是要厘清一个概念:好的设计并非只是消费者认为的造型好看、别致、时尚。
柳冠中提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重组产业链,重新整合资源,达到产业机制的创新,引导人类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关键是要能够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这样的设计产品在工业设计城内比比皆是。
空气小精灵,作为一款空气净化器,其外形时尚,能够准确检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该产品获得了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iF奖两大国际奖。
科学喂养冲奶机,可满足不同奶粉品牌差异化冲调配比,并定温、定量加热冲奶所需热水。
老人智能浴缸,具备按摩、水温加热、自动消毒等功能,还提供影音享受服务,已成为海外市场的“宠儿”。
以创新驱动新兴产品,成为工业设计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一大批的知识产权诞生于广东工业设计城内。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广东工业设计城企业的知识产权授权681项,其中包括174项发明专利、15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54项外观专利,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外专利授权3项。此外,设计企业的创新设计近万例,产品转化率近85%。
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工业设计企业属于轻资产的生产型服务业,产出惊人。在业内人士看来,工业设计就像变魔法,能把灰姑娘般的工业产品变成白富美。广东工业设计协会的数据显示,受调查企业利润的40%来自工业设计。
去年,北滘以“智造小镇”排名全省第一,成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作为家电之乡,北滘家电产业链正大步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加速“制造”向“智造”小镇升级,逐步探索一条家电全产业链的转型路径。
转型
不仅仅是企业
还要创造新的产业
在工业设计蓬勃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工业设计不再只是制造业的附属,而真正成为一个行业,甚至足以打造成一个产业。
2014年,蔡先浩离开老东家,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公司的起步与宏翼类似,整合一批设计师,为生产企业提供设计服务。
蔡先浩将这种合作模式称为“一锤子买卖”,以完成项目作为结算,日子虽然过得还算安生,但却十分纠结。
作为服务型公司,设计产品必须听从客户的意愿,免不了常常要遇到设计方案被否决的情况。后来,蔡先浩想了个办法,接单后,一般会给客户提供3-5个设计方案,自己最满意的那个往往结合了时尚特色,花费最多的心思。
可出现的新问题是,客户考虑到开发风险,往往会选择最平庸的方案,“越用心的方案越容易被埋没”。
蔡先浩纠结:设计师都是有情怀的,设计出来的产品都希望能够进入市场,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为了实现这一点愿望,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转型从事产品生产,建立自己的生产销售部门,并创建自己的品牌。蔡先浩初步完成了这样的转型,其研发制造的一款灭蚊器,就在推出当年成为爆款。
卢刚亮走得更远。他与合伙人对公司进行了集团化运行,先后投资孵化宏翼设计、Smart Frog卡蛙、如果科技、宏翼制造基地、翼品言华子公司,完成了工业设计服务、家电创新产品平台、家居创新产品平台、制造中心、品牌市场营销服务的生态链条布局。
据他分析,“过去传统制造业靠压低成本来争得市场优势,而工业设计只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似乎地位并不很高,但如果以工业设计为主导,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再分配,这样的价值会更大。”
根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统计,中国工业设计服务产值已经达3500亿元,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超过21万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5%。
在柳冠中的理解中,中国工业设计的第三和第四个阶段是社会化和战略化。“中国工业设计的主战场不仅仅是企业,还是社会,要创造新的产业,再把工业设计作为战略资源”。
趋势
视野要国际化
操作却要本土化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要发展中国工业策略,实现工业设计的战略化发展。柳冠中认为,关键在于开放,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设计机构、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大师和有世界影响力的设计品牌。
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内,设计交流确实在日趋国际化。两年前,潜龙设计就开展了国际交流,引进了来自德国、西班牙的设计师。该公司总经理尹晓丽介绍,欧洲设计师是在读的研究生,派驻到公司里开展工作,两年的时间对公司团队成长帮助非常大。
“近距离的交流,能够更好地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更有利于为出口欧洲的企业设计出符合当地消费需求的产品。”她举例,潜龙与本地一家铝合金门窗企业有合 作关系,其产品出口到欧洲国家,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欧洲设计师就提醒,欧洲气温普遍比较低,门窗的尺寸都做得比较小。
顺德北滘也在构建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今年11月16日,广东工业设计城就首次迎来了国际四大设计展之一的法国圣埃蒂安设计双年展。
在展览上,日常的单车头盔都是圆鼓鼓的,但在法国设计师手中,就变成了可以压缩的产品,既便于携带,又不占用空间。方块设计总经理陈维滔对头盔设计的印 象深刻,他认为头盔对法国人是一件非常常用的产品,进行这样的设计非常实用,“说明我们的设计都是在生活中应运而生的,要从需求角度去思考”。
同样地,来自法国的设计师也对交流大加赞赏。作为法方代表,法国尚邦市市长艾莲娜·沃基耶表达了将促进中法双方、圣埃蒂安设计城与广东工业设计城之间更加深入的合作的意愿。
二者的合作将成为两地设计师交流的窗口。北滘希望,通过双创联动,推动广东工业设计城、国内的创意城市、世界设计之都圣埃蒂安等组成设计联盟。
“圣埃蒂安20年前从工业重镇转型为设计之都,顺德北滘从10年前开始魅力小镇转型。”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胡启志认为,两地应该构建设计伙伴、联盟关系,应该确立交流培训机制、制定伙伴计划,并推动合作项目,从而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
工业设计既要做到视野国际化,又要做到操作本土化,让高大上的理念得以真正落地。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提到,工业设计是工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顺德希望,将工业设计当成一个产业去做,把顺德工业设计做成世界工业设计的高地;并将设计导入城市治理,融入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推动顺德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